犯罪预备,是指为了实行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,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。犯罪准备形式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:
1、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准备,即为犯罪的实施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;
2、行为人尚未开始犯罪的实施行为,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施行为开始前停止。
以上两个特点说明了犯罪准备形式可能发生的时空范围,即从犯罪准备开始到犯罪实施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第二十二条
为了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,是犯罪预备。
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有追踪被害人、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、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;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;勾引、集结共同犯罪人,进行犯罪预谋;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。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十四条
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,因而构成犯罪的,是故意犯罪。
故意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第二十二条
为了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,是犯罪预备。
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包括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;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、时机和被害人行踪;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;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等。法律依据:《刑法》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
一切危害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和安全,分裂国家、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,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,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,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,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,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,都是犯罪,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,不认为是犯罪。
《刑法》第二十二条 犯罪预备
为了犯罪,准备工具、制造条件的,是犯罪预备。
对于预备犯,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、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。
犯罪准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,是否有法律规定
日期:2023-11-20 律师:15555555523(123中8个5,微信同号)
下一篇:暂无
相关推荐
- 2023-11-201教育培训机构,试用期离职需要提前多久?
- 2023-11-202工伤保险赔偿标准是什么
- 2023-11-203请问,如果夫妻共有贷款房屋,是否可以公证放弃房屋所有权?
- 2023-11-204小孩子在网上被小孩子骗钱怎么办
- 2023-11-205我替他人担保借款,现在对方破产,债权方要求我偿还借款。
- 2023-11-206我想离婚男方和家里都不同意?
- 2023-11-207我家要拆迁,合同上要求提供房产证,但不知如何办理,请问该
- 2023-11-208刷单银行卡冻结怎么办
- 2023-11-209请问罪犯在戴罪立功后会被怎样处罚?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?
- 2023-11-2010离婚抚养权不给怎么处理,法律的规定是什么
- 2023-11-2011借钱给别人9万元几年不还怎么办?
- 2023-11-2012丰台区房屋纠纷请律师要多少钱?